理工学院是普洱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78年思茅师专成立之始首批招生的物理专业,后并入数理系管理, 2000年数理系拆分组建了计算机科学系,2012年学校升格为普洱学院,2014年在计算机科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开设了物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5个本科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初步完成了以应用型工科专业为主的专业布局。现有物理学(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学)、数字媒体技术(工学)3个学士学位授权点。本科在校生896人,生源覆盖全省各州市和国内部分省市。经全院师生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我校办学特色鲜明、学风扎实、注重应用、强调创新、与时俱进、理工科特点优势明显的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3人(二级教授1人),副高级1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6.17%;博士4人,硕士2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0.21%;双师型教师14人,占比29.79%。师资队伍建设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结构多样的特点和趋势,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校级教学团队1个,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人,省级教师名师1人,省卓越青年教师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校级专业负责人5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育项目1人,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规模适中、数量基本满足需求、整体结构基本合理、师德良好、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的教师队伍,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学院拥有物理、计算机两个实验教学中心和一个省高校力学开放重点实验室,共设置了16个专业实验室,使用面积3000多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00多万元,教学设备精良、教学条件先进,并建有13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院积极探索并推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企业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与创维特、达内集团联合,成功申报了两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通过物联网师资培训项目和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改革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成功申报2020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为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建设和产教融合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院积极倡导教师投入科研工作,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助教学,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字媒体技术、城市燃气等研究方向已形成一定的特色。近年来建设云南省高校力学开放重点实验室1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际、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20余篇论文被SCI,EI检索数据库收录;正式出版教材5部,合编教材2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5项。
理工学院秉承“固本、和谐、创新、致远”的校训,继续坚持应用型、地方性的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产教融合为方向,紧紧抓住教学和科研两大主题,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认真走好特色和品牌的办学之路。
专业简介
本科专业:
一、物理学(专业代码:070201)
(学费4500元/生•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获得相应的科学研究及实践操作训练,能够在物理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力学、力学实验、热学、热学实验、电磁学、电磁学实验、光学、光学实验、原子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等。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标准学制为4年,毕业基本学分为150学分。学生获得毕业证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普洱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工作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就业方向:
1.从事基础物理以及相关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从事人力资源培训部门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培训与管理工作;
2.从事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有关电子电器设备开发、维护与管理工作;
3.从事本专业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
就业率:
该专业2012年获准招生。
物理学专业近3年就业率:
年份 |
年终就业率 |
2016年 |
100.00% |
2017年 |
97.92% |
2018年 |
93.30% |
2019年 |
81.67% |
2020年 |
94.83% |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代码:120102)
(学费4500元/生·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拥有系统化管理思想和较高管理素质,掌握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及信息与工程相关技术知识,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备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能力及一定的数据分析管理能力,能够在现代管理、信息技术相关领域和国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信息资源管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与实践。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标准学制为4年,毕业基本学分为150学分。学生获得毕业证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普洱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工作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就业方向:
1.面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商企业、科研机构等组织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分析处理和办公自动化应用等工作。
2.面向公司企业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以及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
3.从事网站建设维护、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维护以及互联网+自主创业等工作。
就业率:
该专业2014年获准招生,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
毕业年份 |
就业率 |
2018年 |
99.00% |
2019年 |
97.60% |
2020年 |
95.28% |
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代码:080906)
(学费4500元/生•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掌握数字内容创作、制作及相关技术工具研发、应用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在传媒及文化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及开发、制作、传播、运营或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三大构成、影视编导、计算机平面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标准学制为4年,毕业基本学分为150学分。学生获得毕业证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普洱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工作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就业方向:
1.在广播电视、广告制作等信息传媒领域从事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辑、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平面广告设计、CAD技术、动画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以及多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制作工作。
2.在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在新闻、文化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编、文秘、国家公务员以及文化、宣传、娱乐、音视频设备的操作、管理与维护工作。
3.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认证后可以从事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工作。
就业率:
该专业2016年获准招生,本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
四、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代码:081002)
(学费4500元/生•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城乡建设与设计、建筑施工与管理、能源供给与运营、建筑节能与环保等相关领域从事通风空调、燃气供应、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环境学等。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标准学制为4年,毕业基本学分为150学分。学生获得毕业证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普洱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工作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就业方向:
1.面向城乡建设与设计、建筑环境管理等相关部门从事城市燃气、通风空调、天然气供应、建筑施工等方面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工作。
2.面向建筑施工与管理企业、能源供给与运营公司等单位进行通风、空调、燃气供应、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建筑施工、工程管理、施工安装、设备调试、系统保障等建设和管理工作。
3.能够在城乡环保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监控、环保施工、技术支持等工作。
就业率:该专业2018年获准招生。
五、物联网工程(专业代码:080905)
(学费4500元/生•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基本的计算思维能力、物联网规划设计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农业、制造业、安防、物流、智能家居、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物联网相关的产品研发与测试、系统规划与开发、项目实施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离散数学、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RFID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与设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标准学制为4年,毕业基本学分为150学分。学生获得毕业证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普洱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工作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就业方向:
1.从事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单位的通信架构、信息安全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2.从事各类企事业单位关于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工程相关设施的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与维护工作。
就业率:
该专业2018年获准招生。
专科专业: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专业代码:540602)
(学费 3600元/生·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石油天然气工业技术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的体魄,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从事城市燃气管网的安装施工、场站运营、信息化管理、管网巡检、客户服务及燃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工作,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上)、高等数学(下)、大学物理、工程流体力学、燃气输配、燃气燃烧与应用、燃气工程施工技术。
修业年限与学制:标准学制为3年,毕业基本学分为110学分。
就业方向:
1.从事城市燃气生产、储存与输配,燃气运营管理、检测计量、设备运行和维护。
2.从事燃气用具和设备的设计、维修、营销。
3.从事燃气行业工程施工、工程监理、技术改造、事故分析处理等燃气行业的其它相关工作。
该专业2015年获准招生。
就业率:
年份 |
年终就业率 |
2018年 |
97.60% |
2019年 |
96.90% |
2020年 |
9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