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代码:0810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具有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在建筑能源开发与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食品加工、医疗、精密仪器等领域从事建筑能源应用及管理,建筑环境调控、绿色建筑等相关的设计规划、研究开发、施工安装、环境评估、系统运营综合管理、设备调试等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学,光伏工程与技术,建筑设备与能源系统控制技术,冷热源设备与系统,空气调节工程、通风工程。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学制4年。学生应至少修满170学分,另需获得第二课堂6学分,且符合《普洱学院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实施细则(试行)》(普院发〔2022〕24号)要求,准予毕业。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教学成果与特色:以服务重点产业领域和“澜湄流域经济带”为目标和方向,将“能源高效利用系统、建筑环境营造理论与技术”作为主要抓手,以学科竞赛和综合实践为手段。依托领军人才、国际联合平台和校企合作项目,结合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重点培养可再生能源利用、暖通空调系统与装备、绿色建筑理论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交叉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以新能源应用为背景的“新能源+建筑”的学科和研究体系。
本专业子开设以来,学生在省级及以上素质竞赛和学科竞赛中取得了60余项竞赛奖,其中获得国际学术海报竞赛特等奖1项。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均涌现出了企业董事、公司骨干、先进个人等。毕业生在黑龙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近10人。
就业方向:本专业紧密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服务重点产业领域和“澜湄流域经济带”发展的急需人才。
1.在政府、医院、事业单位等从事能源应用及管理、环境评估、技术支持与咨询等工作。
2.在能源开发与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设计规划、研究开发、施工安装、环境评估、系统运营综合管理、设备调试等工作。